《中国支付清算发展报告(2021)》发布暨新发展格局下的支付行业发展闭门研讨会
9月29日上午,《中国支付清算发展报告(2021)》发布暨新发展格局下的支付行业发展闭门研讨会在京举行。本次研讨会由国家金融与发展实验室和中国社科院金融研究所联合主办,中国支付清算协会作为支持单位,Visa公司和中国银联协办,中国社科院金融所支付清算研究中心、北京立言金融与发展研究院以及金融科技50人论坛共同承办。
《中国支付清算发展报告(2021)》系支付清算研究中心推出的系列年度报告的第九本。报告旨在系统分析国内外支付清算行业与市场的发展状况,充分把握国内外支付清算领域的制度、规则和政策演进,深入发掘支付清算相关变量与宏观经济、金融及政策变量之间的内在关联,动态跟踪国内外支付清算研究的理论前沿。报告将致力于为支付清算行业监管部门、自律组织及其他经济主管部门提供重要的决策参考,为支付清算组织和金融机构的相关决策提供基础材料,为支付清算领域的研究者提供文献素材。自2013年出版首期报告之后,连续八本都引起了政策层、实务界和理论界的高度重视与社会的广泛关注。
本报告由总报告和专题报告两部分构成。总报告全面分析了我国支付清算体系的发展历程、现状特点、存在问题及趋势,并且运用量化分析工具考察了支付清算运行与宏观经济变量、区域经济金融发展、金融稳定与金融风险、货币政策的内在关联等;专题报告跟踪分析了国内外支付清算体系的发展状况、热点与难点问题,并且梳理了支付领域的最新研究文献。编写团队期待以该报告作为学术平台,用来促进支付领域的同仁加强交流与合作,共同为中国支付清算体系的创新与发展做出贡献。
本次论坛由支付清算研究中心副主任董昀开场主持,国家金融与发展实验室副主任、北京立言金融与发展研究院院长杨涛与中国人民银行金融研究所副所长雷曜做了精彩致辞。
杨涛院长认为中国支付清算发展系列报告已经进行了九年,在保持稳定框架的同时,每年都在关注新现象、研究新问题。当前需要关注以下五个方面的问题:
一是数字化问题。一方面,支付产业数字化要服务于经济社会的数字化发展以及数字化转型,致力于提升生产效率;另一方面,支付产业自身的数字化变革不仅仅停留在产品和服务层面,在市场结构、组织效率等层面还可以进一步挖掘数字化潜力。
二是生态化问题。支付产业生态建设强调:各方如何通过有效共赢与合作来进一步推动整个支付产业发展土壤的优化。支付产业生态体系的完善,直接决定了支付产业中的机构和产品能否更好地发展。
三是国际化问题。支付产业作为特定的金融基础设施,需要与经济与金融的全球化、一体化、跨境化趋势相吻合。如“南向通、北向通”等跨境金融市场机制的背后,是证券支付清算结算系统如何实现跨境融合、走向国际化的问题。
四是规范化问题。当前支付清算领域创新与发展的实践探索已经非常深入,而相关理论与政策研究存在一些滞后,加之监管机构对于支付产业链参与者提出了更严格的要求。因此支付清算产业链条中的服务机构、清算组织、技术服务商、金融机构等各个参与主体,都需要有更清晰的合规原则,进一步区分责任与权利。
五是标准化问题。从长远来看,创新可持续,需标准先行。支付产业标准化不是简单的标准竞争或者替换,而是提升支付产业标准的互操作性,促进支付清算基础设施的互联互通。
雷曜副所长指出支付清算是创新速度和应用发展速度非常快的一个领域,受数字化影响支付清算领域呈现出一些新的变化。一是脱媒化,第三方支付的发展得益于数字化技术,数字化创新也为普惠金融、供应链金融等领域引入竞争机制,带来了支付清算基础设施软硬件的创新。二是支付清算领域的创新发展,不仅仅是简单支付行为,往往和信贷等金融行为联系在一起。
支付清算领域的创新发展,在带来便利、推动金融进步的同时,也带来了一些新问题。一是脱离传统支付概念、脱离传统金融行为、脱离传统金融机构等问题凸显,需要金融创新边界与金融监管边界尽可能一致起来。二是数字化带来的集聚效应以及数字鸿沟等问题,在各个领域都普遍存在。在支付清算领域,货币本身的创新速度非常快,技术在各个应用场景的创新速度也非常快,要充分利用数字化手段服务金融创新,发挥数字化的积极作用。
随后,Visa大中华区总裁于雪莉、中国银联执行副总裁郝哲代表支持单位和协办方发言。
于雪莉总裁就后疫情时代全球支付行业的趋势及挑战、数据安全和信息保护、以及数字鸿沟等行业热点话题分享了观点,她表示:“今天,参与支付领域的机构数量比以往任何时候都多。Visa将与全球监管及业界伙伴一道,更加积极地在全球范围内探索并拓展跟各国央行、金融机构、非银支付机构和金融科技公司等合作,更有效地赋能整个数字经济的发展。”
对于即将来到的北京2022年冬奥会和冬残奥会,于雪莉总裁表示,“自1986年以来,Visa一直是奥运会和残奥会的全球合作伙伴。我们致力于为每个主办城市的奥运会带来便捷安全的支付体验。Visa认识到中国消费者有着丰富多样的支付习惯,Visa很高兴与北京2022的官方银行服务合作伙伴中国银行、北京冬奥组委和本地机构携手合作,共同为北京2022打造支付设施,提供多种形式的安全便利的支付体验。”
郝哲副总裁从三方面对“新发展格局下的支付行业发展”这一主题进行分享。
首先,支付行业呈现出新的发展特点。一是支付产品和服务持续智能化;二是支付服务经营逐步精细化;三是支付行业参与方进一步多元化;四是支付市场发展进一步规范化。
其次,支付行业在数字化发展背景下迎来新机遇。2020年以来,新冠肺炎疫情给全球经济社会带来较大冲击,促使国内经济加速数字化转型,并深刻影响了金融服务模式。一是满足用户个性化服务需求成为行业发展出发点;二是满足商户、企业、政府等B端客户数字化经营需求成为行业发展新引擎;三是推动各参与方数字化转型升级成为行业发展驱动力。
最后,银联以“联接”创造价值,服务实体经济。一是广泛“联接”支付行业合作伙伴,打造多元化数字支付服务体系;二是深入“联接”支付行业新兴参与方,拓展网络服务内涵;三是探索“联接”数字经济参与方,构建开放共享的商业生态。
在报告的成果发布环节,支付清算研究中心副主任、《金融评论》编辑部主任程炼围绕“疫情冲击下的支付与经济”,对《中国支付清算发展报告(2021)》的主要研究成果进行了介绍。
从支付系统业务年度规模来看,支付活动没有因为疫情受到比较大的冲击。从交易笔数来看,从2019年到2020年支付系统业务交易笔数有相当大程度的增长,非现金支付工具交易笔数尽管增长量不大,但是也保持增长的趋势。从支付金额来看,非现金支付工具自2016年开始逐步走平、趋于稳定,一定程度上意味着我国支付系统是非常有效的,但是2020年非现金支付工具出现了一定程度的反弹。
基于支付清算业务计算货币流通速度,更加精确,也更加符合实际含义。2015年之后,非现金支付工具的货币流通速度呈现下降趋势,这与经济增长趋势保持一致。但是2020年,非现金支付的货币流通速度的下降明显放缓,与实体经济的增长趋势出现了背离。
从创造每单位GDP所对应的支付清算业务来看,非现金支付工具/GDP自2015年开始下降,意味着创造一单位GDP所需的支付额度在下降,可能的原因在于支付系统变得更加有效率,但2020年这一指标发生了反弹,显示在疫情冲击下实体经济创造价值所需的交易活动增加了。
从支付清算交易规模与GDP比值的季节模式来看,从2017年到2020年,非现金支付交易规模和支付系统业务交易规模都呈现出“第一季度最高、然后下降、第四季度最低”的特点,2020年并没有受到疫情的明显影响。
从支付清算业务平均每笔交易规模来看,无论是非现金支付还是支付系统业务规模,2020年基本上和2019年完全持平,疫情的影响非常小。对于非现金支付业务,贷记等其他支付方式以及票据的平均交易规模在上升,而银行卡的平均交易规模在下降,与2019年保持一致。从支付系统业务笔数占比来看,网联清算平台占有绝对主导地位,而小额批量支付系统没有受到明显的影响。从支付系统业务金额占比来看,大额实时支付系统占据主导地位,小额批量支付系统也没有受到明显的影响,意味着交易朝着个人化和小额分散方式发展。
最后从区域资金流动的角度来看,大额实时支付系统中北京和上海依然保持上升趋势,深圳没有发生显著变化,而其他地区被压缩。从各省市在地区间资金流动上的地位指数来看,只有北京、上海、深圳等枢纽城市的地位在增长。从2013年开始更多资金在北京、上海、深圳等几个枢纽城市之间来回运转,从枢纽城市转到其他边缘地区的资金开始下降,边缘之间内部的资金流转也在下降,体现了越来越突出的金融活动与总部经济集中化的趋势。
在主题演讲环节,上海支付清算协会副秘书长、上海交通大学上海高级金融学院教授、中国金融研究院研究员马颖认为支付发展的研究已不能拘于支付清算领域,更需要跳出支付看支付,需要更大的格局和发展视野,既需要对近期热点、痛点、堵点等问题的解决,还需动态地对未来长期发展的研判。
她首先溯源支付与货币演进,再次明晰支付的本质。支付与货币随着经济交易活动的发生而逐渐形成并演进的。从最初的物物交易到以不同形式的货币交易,支付源于交易,并服务于交易,是对实体经济的服务映射,其已逐步演变为货币的转移行为。支付的本质是利益交换的价值转移形式,支付的载体是实物或权利交换对应的货币。科技进步促使货币和支付手段的进化,支付行为的变迁就是一个不断脱媒的过程。
其次她谈到支付生态中的制度变迁,认为支付生态构建中三个核心要素技术、制度与人。其中支付生态中的核心制度特征在于支付系统中最终结算媒介及其与经济中一般可接受交易媒介以及清、结算机构特征的联系,影响着支付系统的信用风险和流动风险。支付生态中的制度变迁的主要驱动力可分为政策驱动和最终客户的需求转变。
在全球跨境支付发展的思路模式再思考中,她谈到支付领域中的一直存在的挑战:账户和跨境支付。她认为现实中跨境支付痛点、热点和堵点等问题的核心本质,需从其复杂性为研究起点,需要实现制定转移资金规则、解决风险问题、提高支付效率等多个目标以及相互的平衡,核心在于最终结算媒介。跨境支付发展可以分几个层次:从短期来看提升现有支付生态安排,从中远期来看超越对现有安排的调整。利用制度安排、新技术和更新基础设施(例如清算和结算系统)等作为路径依赖,解决现有跨境支付过程中的挑战与摩擦。同时,她梳理了目前全球在提升跨境支付效率和安全上的主要模式和努力,以及发展趋势。
最后她从行为经济学角度探讨支付数字化。从助推视角探讨支付的变化和对现金社会的影响。有关研究认为政府、央行、商业银行、商户等支付系统中主体的助推亦需要消费者深思熟虑的行动,认为支付选择可以带来预期的行为改变。该视角的研究为支付清算领域的行业发展决策带来了更多的思路参考。
中国人民大学数字经济研究中心执行主任程华认为疫情后的全球支付领域新动向主要有以下四个方面。
第一,公私合作。政府部门的诉求与金融科技机构的特点相互契合,共同合作应对疫情。
第二,All-in-one解决方案。主要有无平台不支付、投资理财、深挖B端、先享后付、小额现金贷、储蓄存款六大趋势。
第三,互联互通。主要是自上而下、民间合作、支付清算机构向非银行支付机构开放三类境内互联互通,以及双边、多边跨境互联互通
第四,兼容并蓄。传统支付服务机构正在拥抱数字货币。
华侨大学经济与金融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傅联英认为,新兴支付科技为多样化消费需求和多元化产品供给提供了良好的结合点。
傅联英重点研究了支付科技在消费多样性形成中的角色与作用。首先,基于Dixit and Stiglitz(D-S模型)框架,构建支付科技作用于消费多样性的理论模型,研究发现,支付科技经由数量渠道与价格渠道增进了消费多样性。其次,使用中国家庭金融调查(CHFS2017)数据进行实证分析,验证了理论模型所导出的研究假设。最后,提出三大研究启示:一是加快支付创新与集成,推进“支付+实体”、跨平台接入;二是回归支付本源,提高支付科技易用性和渗透率;三是增强支付科技普惠性,消弭科技鸿沟。
圆桌研讨环节,由支付清算研究中心副主任、秘书长周莉萍主持,中国人民银行清算总中心事业发展部副总经理曹海峰、Visa副总裁、大中华区政府事务部负责人张兆阳、中国银联战略与投资部总经理刘源、蚂蚁集团合规和公共事务部合规总监王培成、腾讯金融研究院秘书长杜晓宇、京东科技集团宏观经济与产业研究院副总监龚谨等支付清算领域的学界代表及行业专家,围绕新发展格局下的支付行业发展,进行了热烈讨论。
腾讯金融研究院秘书长杜晓宇认为目前国际支付清算行业处于相互学习、相互借鉴的一个时期。在我国,支付机构要站在更高层次、用更宏观的视角推进支付业务的发展。一是要解决支付领域的技术问题,解决“卡脖子”问题;二是推广数字化赋能与适老化改造,力争助力解决“鲍莫尔病”与“数字鸿沟”问题;三是与“碳中和”目标密切结合,通过移动支付与绿色金融、碳普惠的结合推进“双碳”目标的落地。
京东科技集团宏观经济与产业研究院副总监龚谨从三个角度讨论了支付行业发展问题。一是支付工具嵌套化问题,第三方的信贷产品嵌套在支付工具中具有一定的潜在风险,但是更加重要的是要对消费者进行风险提示,规范信贷产品与支付工具的连接。二是不同的支付工具之间的开放问题,尤其是开放之后的数据管理和标准需要进一步明确。三是未来支付行业的线上和线下融合,是很重要的趋势。尤其是对于一些地方性城商行,很难触达小微企业,本身也没有数字化运营能力,支付行业在其中具有很大的机会。
此外,蚂蚁集团合规和公共事务部合规总监王培成还就国内外支付行业发展偏差问题,与中国人民大学数字经济研究中心执行主任程华进行了讨论。他认为,过去我国支付行业经历了快速发展阶段,目前正处于监管政策调整阶段,今后国内外支付监管可能会出现一定的趋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