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告通知:

支付经济学:起源、发展脉络与前沿动态

支付经济学:起源、发展脉络与前沿动态 

董昀

(发表于《金融评论》2016年第4期)

长期以来,支付清算研究被视为实务探讨和政策分析,缺乏理论框架的支撑。熊彼特在《经济分析史》中指出:“银行与金融文献在货币与信用文献中是一节隔离车厢,正如后者在一般经济学文献中是一节隔离车厢那样。”而在20世纪80年代以前,有关支付清算的文献在经济学文献中同样是“一节隔离车厢”:现代主流经济学家甚少关注支付清算现象,西方经济学界的旗舰刊物上极少刊载讨论支付清算问题的论文,支付清算问题的研究队伍大多也并非来自经济学界,而是由中央银行和国际组织的支付清算从业人员构成。

20世纪80年代以来,上述困局已经有了极大的改观。互联网技术的普及和电子信息技术的进步使得新的电子支付工具层出不穷,各种类型的银行卡被引入市场并获得消费者青睐,基于互联网的支付机制也开始建立,新技术正在重塑全球的支付产业。于是,全球的经济政策制定者和银行家开始重视有关支付清算的议题,支付清算作为一个重要领域开始被纳入主流经济学家的视野,逐渐从学术舞台的边缘走向中心。

21世纪初叶,时任美国里士满联邦储备银行行长莱克尔在《货币经济学杂志》发表的三篇论文可以被视为支付经济学的奠基性文献。Lacker(1997)发展出了一个一般均衡模型来分析私人支付工具的清算和结算行为,是将支付结算纳入主流货币经济学理论的初步努力。Lacker and Weinberg(2003)第一次对“支付经济学”概念进行了界说。该文首先提出了并论证了“支付经济学”概念。所谓支付经济学,主要讨论支付过程中的各种交换机制,既包括代理人完成支付使用的支付工具,也包括银行等金融中介在支付过程中所发挥的核心作用。此后,Lacker(2004)又依托于支付经济学的基本框架,对2011年“9.11”事件对美国支付体系的冲击进行了经济分析。

21世纪头15年,支付经济学的研究范围涵盖三类对象:大额支付系统、零售支付系统、结算系统。其中,对大额支付系统的研究最为完备,理论与实证文献较为丰富,该领域的研究主题包括:(1)流动性分析,(2)交易的模式、时间与参与者行为,(3)银行间货币市场,(4)拓扑与网络分析,(5)虚拟场景模拟。零售支付系统的研究则主要关注信用卡、移动支付和电子支付。研究工作旨在区分消费者行为类型,分析技术进步和产业规制等因素的影响,提供零售支付领域的新创意。最后,对结算系统的研究是支付经济学的新分支。该领域的研究重点是通过建模、模拟等方式研究中央结算对手方的行为。

总体而言,支付经济学作为一个新兴的学科分支,与货币经济学、产业组织理论、博弈论、制度经济学、计量经济学等经济学成熟学科分支的融合较好,能够较快地回应现实需求,对现实中的许多重大政策问题亦能进行规范的理论分析,论证的视角有许多新颖独到之处。不过,支付经济学的研究框架仍然主要依靠“拿来主义”,即从其他学科分支借用比较成熟的工具为我所用,有什么工具就用什么工具。换言之,支付经济学本身的研究纲领、理论内核和保护带尚远未建立。

当前,中国支付清算体系正经历着深刻变革,为中国支付经济学的发展提供着鲜活的素材。中国版的支付经济学要立足中国经济发展和体制转轨的重大现实问题,不仅要研究中国支付清算体系自身的运行发展规律,还要把支付清算体系作为研究宏观经济、产业发展、体制转轨的重要切入点,将支付清算系统的数据视为研究中国宏观经济金融运行的基础性数据, “跳出支付看支付”,充分理解支付清算体系在中国经济运行发展中所处的位置和发挥的作用,从大宏观的视野提炼中国事实,解释中国现象。

作者系中国社科院金融所支付清算研究中心副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