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支付产业的现状、关注点和未来走向
支付在当前经济社会发展、商业模式拓展和金融活动中的价值和作用越来越突出。中国支付市场的发展既有全球面临的一些共性特征,也有基于我国国情的一些特色,我主要想谈几个方面的观点,供大家参考。
第一,整个支付产业的复杂性是前所未有的。无论从全球来看还是我国来看,支付不仅仅是承载支付行为本身的通道,还被叠加了更多的内涵。从我国的情况来看,1)支付市场参与者非常多:主要是是各类持牌机构(主要是银行机构、财务公司等支付结算服务机构4300多家和持牌支付机构200多家),除此之外还有大量的支付产业链的上下游企业,包括外包服务机构(大部分在中国支付清算协会备案,有近12,000家)、金融科技公司、软硬件设备供应商、检测认证的机构等,另外还有一批基础设施运营机构。因此,市场主体总量和构成情况目前是前所未有得复杂。这种复杂性一方面与我国新经济发展相应的、和海外截然不同的模式密切相关,也与自身市场结构和监管环境相关。2)从工具层面和支付渠道看,情况更为复杂:非现金支付工具包括票据、银行卡、贷记转帐。支付渠道则主要指指电子支付,目前无论是银行业机构还是非银行支付机构都有一些电子支付业务,二者还有一些统计交叉,不过同样参与主体众多,情况较为复杂。此外,我们还需要关注跨境支付。在讨论跨境支付时,一般主要谈小额零售支付的跨境发展,但除此之外,大额支付清算体系的跨境发展同样是各国都关注的重中之重。过去我国主要关注人民币的代理行、清算行或NRA帐户,现在主要关注CIPS和证券清算系统中的跨境问题。
虽然谈得稍微有点广,但总体而言,中国支付产业链现在是前所未有得复杂。要认识产业链发展中某些具体要素,一方面要基于全球支付产业链发展的共性特征,另一方面要结合中国特色进一步分析。既要看到支付产业自身演变的规律,又要看到伴随支付产业发展的服务对象、实体经济部门所出现的一些规律性特征。
第二,不管从哪个角度看支付问题,归根结底背后主要有三个要素的影响:监管与政策、技术与需求。之前国际清算银行(BIS)在一篇工作论文中提到,下一步金融科技发展的主要是三个要素:供给侧要素是技术与监管,需求侧要素是不断演变的客户偏好。这样一个理解套用在支付上也有共性特征值得挖掘,因为整个支付领域正是科技与金融相结合的最前沿领域。结合这三个要素来看,可以对未来的支付发展做一点新的观察。
1、监管与政策:这一层面,在很大程度上,不仅影响到市场预期,也对未来发展模式、商业模式会产生深远影响。从支付行业的监管和政策来看,2017年以来监管动向就有了一些变化,最早是一些单个环节的整顿,后面发展到整个支付全流程的规范发展,很大程度上为了实现对支付产业链条监管的闭环,使得通常所说的支付交易、清算、结算等不同功能环节更加清晰,参与者的风险责任更加明确。特别是近两年来,在支付监管中,面对支付业态越来越复杂的状况,强调的主要是支付业务本身与其附加的金融业务、技术服务和数据支撑实现权责分明,减少交叉地带风险积累。现在监管部门也在强调“依法监管、适当监管、分类监管、协同监管”等概念。
未来可能需要关注的两方面:一方面是常规监管与非常规监管的演变特征。常规监管更多是基于支付行业本身的效率与安全问题进行的权衡,上面提到的一些监管思路在未来一段时间仍然会延续。而非常规监管是基于中国特色面临的一个问题。从全球看,这两年电信诈骗发展非常快,我国面临的电信诈骗的挑战也非常突出。因此,需要识别与这方面相关的安全问题和风险问题相关,虽然已经逐渐纳入到支付的监管体系,作为一个重要的影响变量,但长期来看,需关注如何把常规监管的思路跟非常规监管思路适当区分,既高度重视非常规监管面临的风险和安全问题,又避免跟可持续的常规监管目标过于纠缠在一起。另一方面是监管过程中基本要素的权衡。归根结底,监管考虑的就是几个基本要素的权衡,包括成本、安全、效率和效果。1)成本与价格密切相关,指整个支付产业链中相关成本综合判断,也就是支付过程中发生的能够以资金、劳动力来衡量的所谓的资源成本,耗费的人力、资金、设备、场地等等,直接影响到市场服务的价格。2)安全不用多说,这是支付存在最底层的支撑。3)效率方面,现在大家强调的实时支付的效率是典型代表。4)效果方面,要考虑支付创新与发展究竟能够带来什么样的好处,是可以支撑国家重大战略、促进了新经济发展,还是有助于促进就业等等。
2、技术:一方面,支付领域在拥抱金融科技过程中已经走在整个金融数字化转型的前列,似乎技术应用程度已经很高了;另一方面,面向未来在考虑支付科技的问题时,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角度有很多问题值得思考,仍需要进一步推动底层技术创新。
首先,从支付应用的技术类型看,包括大数据、人工智能、分布式技术、互联技术、安全技术等,一方面在金融领域应用过程中有共性特点,另一方面在支付业务应用中有一些差异化与特色的要求。现在无论是央行的金融科技规划还是国家层面的战略选择,都在强调要更加重视关键核心技术的创新与发展,而过去无论金融科技还是支付领域自身的发展,很大程度上依托于来自于需求端的拉动力。当前,虽然包括支付领域的金融技术专利在我国非常多,但还是有所不足,在全球并没有突出的比较优势和特征。
同时,支付科技应用还要考虑一些原则问题,核心就是考虑效率与安全的权衡。当前影响全球零售支付体系的核心要素,就是追求实时支付效率可能带给安全的冲击和影响,因为支付越快,效率越高,就越有可能就在支付安全和支付可撤回方面带来影响。
此外,支付模式方面,例如从支付核心模式看,未来无非是基于银行帐户还是去银行帐户。目前,无论基于各国对零售支付的看法,还是监管部门监管思路,可以看到在考虑支付服务时,其实逐渐跳出了从工具角度考虑问题,转而更多地从支付模式的角度进行考虑,即考虑支付与银行账户的关系是强还是弱。
另外,技术功能方面,技术功能是着眼于支付本身,还是着眼于支付+的额外功能,还是支付信息功能,都是有差异的。
最后,还有核心技术路线的问题,里面离不开中心化和去中心的矛盾。由此看,虽然支付+技术的演变非常快,但未来考虑技术的作用时,还有方方面面的问题值得进一步思考。
3、需求:讨论需求角度,归根结底是为了说明数字支付的创新最终为了满足哪些客户的需求,给实体部门带来了怎样的好处。
通常来看,理解需求首先可以抓住国内的C端和B端(这个B端是广义的,也可以包括G端),此外还有跨境相关的需求,这三个领域当前发生了一些比较微妙的变化。从C端看,从一般意义上,我国当前支付满足程度已经非常之高了,这个领域未来市场要有巨量增长还是比较难了,比如从工具角度看,我国来自于移动支付的市场增量,在全球都已经领先了,支付服务效率、支付服务成本在全球都具有极其特殊的地位。即便在美国,按照美国财政部之前做的统计,去年在主要支付工具市场占比中,信用卡占28%,借记卡占29%,现金占20%,此外,来自于一些类似于清算所或其他渠道也占有一定地位。来自于移动支付的大约只占3%左右,而我国很大程度上是截然相反的格局。事实上,我个人认为国内零售支付市场基于电子支付中的“明珠”(移动支付)的发展空间,事实上是有限的,更多是现有参与主体此消彼涨的关系。C端更多的前景是来源于补短板,在结合数字普惠金融方面能否在原有基础上做出更多的贡献,这和政策方向、和市场自身的方向都是密切相关的。
从B端来看,虽然大家都看好,但不容易做。整体空间还是比较大的:现在强调提高全要素生产率,改善经济结构,很大程度上就是要提升产业数字化,在产业数字化过程中,支付科技如何更好的跟市场、跟产业、跟B端、跟各类大中小企业相结合做出贡献,是主要的关注点。这时候,“支付+”不仅仅是过去监管担忧的支付+金融,还需要关注支付+信息、支付+市场、支付+产业场景方面能否有更多的拓展点。展望未来,来自B端的发展前景肯定大于C端。
除此之外,还有跨境方面。跨境方面是未来绕不开的重大增长点,因为国内相对已经饱和,要更多走向国外,同时全球都在关注。跨境支付在全球都是迫切需要进一步发展的领域,国际清算银行(BIS)今年年初做了一个估计,认为今年全年跨境支付规模大约在39万亿美元。我国人民币跨境收付经常项目和资本项目在2021年达到36.6万亿人民币,虽在疫情条件下略有下降,市场空间还是很大的。2020年以来,G20把提升跨境支付效率作为最重要的优先事项。过去的跨境支付体系实际上是非常僵化的庞大的网络,其中,SWIFT不做清算,仅仅作为报文转接组织,在底层连接所有参与者,主要货币的支付系统为跨境清算结算提供保障,还有一些同步交收设施控制风险,银行卡组织重点放在跟卡有关的跨境零售,还有交易结算的很多直通设施。除此之外,各国第三方支付机构通过电子钱包等不同方式嵌入其中,还有一些没有通过清算组织中介的交易模式,很多人没有关注到这一点,大量的还是没有通过清算组织通过代理行进行的,当然这种情况也在变。
在这样复杂的网络体系中,过去最大的问题是成本高、速度慢、渠道有限、透明度不足、效率低,越复杂的网络体系,信息越不对称,原有参与主体越希望维持这个格局获取行业利益。现在看随着技术变革、规则变革、新玩家出现,这个领域开始出现一些所谓创新与发展的空间。
作者系中国社科院金融所支付清算研究中心主任杨涛
来源:微信公众号“IMI财经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