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告通知:

成果速递 | 《中国支付清算发展报告(2024)》

支付产业助力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
 


(一)支付服务居民部门数字化

支付服务联通千家万户,满足居民部门需求是支付的核心功能。近年来,我国支付产业在拓展个人端支付服务范围、优化个人账户服务体系、降低支付费率与提升支付体验、防范资金诈骗等方面逐渐完善,充分践行“支付为民”理念。

 

我们看到,高支付成功率和低费率是支付服务居民部门的重要形式。例如,支付宝针对不同行业客户收取的支付费率为0~0.6%,其中对公益、教育、政务事业等行业执行零费率。作为对照,美国市场的支付费率平均为2%~3%。同时,支付宝的支付成功率目前是99.8%。作为对照,全球银行卡的支付成功率通常在80%左右。实际上,技术进步是提高支付成功率、降低费率的主要手段。

 

当然,支付服务居民部门也存在一些挑战,如个人数据隐私保护机制尚需进一步完善、个人数据泄露问题尚未得到彻底解决、数字支付对部分“弱势群体”造成的“数字鸿沟”问题还需进一步缓解等。

 

为了进一步改善支付服务居民部门的效果,应做到以下几点。一是全力推动“支付+消费互联网”升级,大力发展新零售、新消费。二是将支付产业数字化融入智慧共享的新型数字生活,充分运用新技术,加快推动文化教育、医疗健康、会展旅游、体育健身等领域的公共服务资源数字化供给和网络化服务。三是在支付基础设施智能升级过程中,应充分满足未成年人、老年人以及残障人士等群体的特殊需求,加强大字版、语音版、民族语言版、简洁版等应用软件功能建设,优化非接触式支付服务体验,简化业务流程,提高金融产品和服务的可获得性。四是发挥支付产业的链接和赋能作用,助力改善创业和就业环境,提升就业水平,优化就业结构。

 

(二)支付服务企业部门数字化

随着我国数字经济发展和产业互联网加快转型升级,企业线上支付需求呈现快速增长态势,企业线上线下一体化经营和数字化转型需求也日益迫切。从满足商户基本的线上收款需求到便利企业收付款行为和资金管理,再到SaaS(软件即服务)和行业解决方案赋能企业数字化转型,支付服务企业部门的模式和生态不断升级。

 

就其特点看,由于交易金额较大、安全性要求高、审核要求严格、业务流程复杂、需求差异较大等因素,企业支付暂未出现如个人支付那样明显的移动化特征。同时,从市场总体看,企业支付依然以银行支付结算业务为主导。虽然支付机构在个人支付中占有绝对优势,但银行依然是大额资金汇划的主渠道,尤其是在对公支付结算中的地位仍然稳固。从市场结构看,虽然各类支付产品与企业需求形成了层次分明的供需关系,但也出现了许多协同创新。例如,银联创新小微企业银行卡,打造“一卡双账户”产品模式,满足了小微企业主及其企业的多样化金融需求。截至2022年底,银联联合39家银行面向小微企业发行超过3000万张小微企业卡,联合242家银行面向“三农”主体发行超过6000万张乡村振兴卡。

 

就存在的问题看,一是B2B支付环节的数字化程度整体依然偏低,B2B交易环节无法实现全流程线上化处理。二是现有对公支付产品难以满足企业间交易支付的多样化需求。三是银行和支付机构提供的对公支付产品覆盖范围依然有限,且彼此服务兼容性不足,难以顺畅衔接。因此,需不断创新场景适用、操作便捷、普惠共享的对公支付产品和定制化的企业支付解决方案。

 

具体看,首先是服务好产业互联网升级。支付作为所有商业和交易行为的关键环节与服务底座,同样将成为数字产业发展的基础支撑。例如,依托支付数据形成刻画产业生态和利益连接的基础,可构建更加完善的产业信用体系;通过数字支付嵌入产业场景的方式,为供应链金融提供交易闭环和数据资源,既能为供应链金融服务提供真实的交易场景,又可提供风险防控的保障手段。

 

其次是赋能企业数字化转型。一是支付服务商可依托“一站式”支付服务平台和综合化行业解决方案,根据企业交易和生产经营过程中的核心痛点,助力企业实现全链条数字化管理。二是不断深入垂直细分行业并提供深度定制化的行业解决方案,嵌入产业链上下游各个环节,实现业务流程与资金流转的高效匹配和自动化处理,赋能产业链实现效能提升和数字化升级。三是面向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不断探索以支付流量为入口,创新各类SaaS的规模和能力,为其数字化转型赋能。

 

(三)支付服务数字政府建设

当前,加强数字政府建设已成为适应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趋势、引领数字经济发展和数字社会建设、营造良好数字生态环境的必然要求。应该说,支付在服务数字政府建设中大有可为。

 

首先,可通过打造公共支付平台助力政务服务“一网通办”。公共支付作为数字政府“一网通办”的重要组成部分,能够为政务服务及政务App提供重要支撑。公共服务领域的缴费涉及内容和范围较广,已成为社会公众日常生活的必要需求,且具有覆盖范围广、刚性化和服务黏性强等特征。不断丰富缴费渠道和方式,满足各类主体多元化的支付服务需求,将成为公共支付平台发展的主导方向。当然需要注意的是,还应明确地方公共支付平台定位,使其有别于单一行业或机构缴费平台,应以公用、公益为立足点,实现各方利益兼顾和社会效益最大化。同时,要优化专业运营模式,对当前的服务提供主体和信息资源进行整合,实现市场资源与信息共享。

 

其次,可通过财政支付电子化来提升政府数字化调控能力。在实践中,通过“数字化+电子化”已开创了更加安全、规范、高效的财政资金支付管理新模式,实现了财政资金拨付“零拖延”、安保“零差错”、监管“零距离”。结合部分地区的经验,未来全面推行财政支付电子化,应着重优化资金支付业务流程,建立高效的资金拨付体系,输出完整的信息记录和报告体系,完善银行自助柜面系统。

 

最后,伴随数字人民币试点范围的不断拓展,其在政务领域的应用逐步覆盖社保、公积金、税务、财政、司法等领域,为政务服务拓宽了支付渠道。未来应率先从各政府机构的高频事项切入,运用数字人民币优化各项流程,进一步加强数字政府基础设施与数字人民币基础设施的对接。

 

 

点击封面,即可跳转至购买!